当前位置:首页 >产品展示 >河源废铜回收

VIP2

河源废铜回收

更新时间:2024-06-20

描述:

河源废铜回收分类对废铜进行分类,有利于废铜的直接利用

  河源废铜回收分类对废铜进行分类,有利于废铜的直接利用,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同时还可综合利用其中的合金元素,废铜的分类还有利于回收和贸易。因此,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主管废金属回收的部门对工矿企业产生的废铜严格要求要进行分类回收,要求企业分类从机床开始,严格分类回收,强调直接利用。计划经济时期内我国工矿企业废铜分类回收工作是比较好的,废铜的直接利用率也比较高。

关于废铜的分类方法,在1993年之前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或者规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国家把废杂铜列为战略物资由国家物资储备局储备,当时给其正确的称呼是“废杂铜”。当时的物资回收部门根据废铜的质量和物理形态,将其分为:特种紫杂铜、紫杂铜、黄杂铜等,简称特紫、紫杂和黄杂。在河源废铜回收过程中根据废铜的物理状况,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水箱要扣除一定的杂质,毛丝在回收过程中也要打一定的折扣等。但由于当时社会上回收的废铜极少,因此,对在社会上回收的废铜没有严格的回收分类办法。

随着工业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回收部门,对废铜的回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在全国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有利用废铜的回收、贸易和加工利用。1993年,中国**个废有色金属标准—《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GB/T13587-92)由国家标准局颁发。但由于这个标准的制定受原苏联相关标准的影响,过分的强调了按照金属牌号分类,即每一牌号的合金对应一种废料,这在实际中很难达到,尤其是加工领域产生的废铜在逐年减少,而消费领域报废的铜制品逐年增多,因此,这个标准在实际中没有被采用。

2003年开始,受全国有色金属标准**会的委托,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对1993年颁发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进行修订,目前已经基本结束。新修订的标准基本是按照实际中经常接触到的废铜而修订的,该标准将颁发。目前对废铜的分类,在国内外贸易中多数采用美国ISRI废料分类手册中的分类方法。

由于中国进口废铜数量大,超过了河源废铜回收的废铜数量,因此ISRI的废铜分类方法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常讲的一号、二号废铜就是参照ISRI的标准。目前常用的废铜分类方法如下表,其中包括了我国进口贸易中经常采用的ISRI的分类标准。